【北京教区】四旬期牧函

2021-02-19   阅读量:5902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四旬期是强调悔改、加深信德、净化心灵、经验与主共融、领悟基督救世奥迹的恩宠时期。这一时期,慈母教会透过各种成圣的方法,诸如祈祷、斋戒、克苦、忍耐、慈善等,帮助我们再次以天主为中心,“全心归向祂,禁食、哭泣、悲哀!应撕裂的是我们的心,而不是我们的衣服”(参岳2:12-13)。

        我们要珍惜这段天主施恩的日子,努力践行爱德、活化信仰、见证福音,为能以悔改的心情及圣洁的心灵,在逾越节来临之时,一起向上主欢呼:“我的心已准备妥当,天主,我的心已准备妥当,我要歌唱,我要颂扬”(参咏57:8-9)。

        2021年是北京教区设立的圣父年,恰逢普世教会庆祝若瑟年。若瑟年与圣父年都指向同一主题——慈父,因为在圣父和圣若瑟之间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正如《父亲的心肠》宗座牧函所指出的那样:从若瑟身上,耶稣看到了天主的慈爱,“就如父亲怎样怜爱自己的儿女,上主也怎样怜爱敬畏自己的人们”(咏103:13)(参第二章)。同时,教宗方济各也认为,“耶稣所讲的浪子回头和慈父的比喻是由若瑟身上获得的灵感”(路15:11-32)(参第四章)。教宗更进一步地教导说:“对于耶稣,若瑟是在天之父地上的影子:他看顾并保护耶稣,为了跟随耶稣的脚步,从不离开”(参第七章)。

        为善度2021年的四旬期,我愿意结合教宗方济各的《父亲的心肠》宗座牧函,并在大圣若瑟的转祷之下,和大家一起度过疫情笼罩下的四旬斋期,愿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能成为扎根生命、传承信仰和经验恩宠的时刻与途径。
 
 
一、经由旷野到达福地

        四旬期以“旷野”为特征。在圣经中,“旷野”通常是指一个干旱、荒凉、空旷、充满考验、挑战生存极限的沙漠或原野。在基督徒灵修生活中,“旷野”更多是指一个“进入内室,与天主亲密谈心”的神圣空间(参玛6:6,欧2:16),是一个远离世俗和躲避罪恶的僻静之所,是一个净化和祈祷的灵性之处。

        梅瑟率领以色列子民出埃及、过红海、经旷野、进迦南、入福地,历尽考验与磨难。在旷野中,长达四十年之久的漂泊流浪,成为了以色列子民“走向成圣”——到达天主预许福地的必经之路。

        耶稣自己也曾在旷野中度过四十天。这四十天的旷野生活是耶稣基督一生的缩影与写照,在祂的人生岁月里,旷野中的诱惑与考验并没有随着四十天的过去而结束,反而伴随了祂的一生。耶稣基督的世间生活充满了艰难险恶、孤独诱惑。福音告诉我们,耶稣常常在危机时刻与紧要关头,选择退避与抽离,为能独自祈祷(玛4:12,若6:15)。基督的“旷野”生活是祈祷与独处,并不是逃避的方法,而是分辨的智慧。

        基督徒的生命也必然要经历“旷野”的生活。尤其是在疫情的笼罩之下,在不确定性、不明朗性、易变性、脆弱性变得更为突出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旷野”的生活。“旷野”般的经验固然可以使我们陷入痛苦迷茫中,甚至会一蹶不振,但正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不但需要铭记耶稣“背起十字架来跟随祂”的劝勉,而且也需要把目光转向大圣若瑟,“正如天主通过若瑟拯救孩子及其母亲玛利亚一样,天主总会找到方法拯救我们,只要我们效法若瑟,具有这位纳匝肋木匠的勇毅、创造力以及对天主的信赖”,我们就可以从他身上获取生活的勇气与智慧,因为圣若瑟本身非常接近我们的生命经验与当下的历史处境(参《父亲的心肠》前言及第五章)。
 
 
 
二、经由家庭践行爱德

        四旬期强调爱德的重要。爱是福音的核心内容,爱也是生命的永恒主题。爱的内涵不以人的理解和感受来定义,而是以天主的旨意和标准来呈现,因为终极而唯一的美善就是天主(玛19:17),而天主自己就是爱(若一4:16)。因此,爱就是看重天主所看重的,在意天主所在意的,爱天主所爱的一切。爱也是信仰的准绳,如果没有爱,信仰就是空谈。没有实际行动,爱便是虚无的,正如圣保禄宗徒所说:“我若能说人间的语言,和能说天使的语言;但我若没有爱,我就成了个发声的锣或发响的钹”(格前13:1)。

        爱必须要实践出来。四旬期是一个践行爱德的时期,通过自己的克苦、斋戒、施舍,用节省下来的物质去帮助弱小者与贫乏者,把天主的爱分施给有需要的人群,这是一份功劳,也是一项本分。因此,我们务必要从身边践行爱德,尤其是透过爱德行为,圣化家庭。

        作为丈夫和父亲的人,要意识到自己是父亲和教育者直到自己变得“无用”之时,就能看到孩子变得独立并能走自己的路,也能变得和若瑟一样,知道孩子不是自己的,而只是被托付于自己照顾的人。做父亲的在每件事上,都要始终记住,爱不是自我的占有,而是孩子的成全。“自我给予”是伟大父亲身份的一个“标记”。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像若瑟一样是在天之父地上的影子(参阅《父亲的心肠》第七章)。

        当然,作为妻子和母亲的人,也不忘记教会的渴望与嘱托,因为,“对于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的不断蔓延,母亲是最强大的解决方法。毫无疑问,没有母亲的福传,将成为失去人性的社会,因为母亲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总是懂得实践温柔、奉献精神和道德力量。往往是母亲在子女开始学习祈祷和敬礼时,传达信仰神工最深层的意义。没有母亲,不但没有新的信徒,信仰也会失去许多纯朴和深刻的热诚”(参《爱的喜乐》174号)。

 

 

三、经由痛苦经验恩宠

        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我们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不仅是在生活上,而且在信仰上,都经受了极大的考验。2021年伊始,国内多地出现零星散发病例,个别地区突发聚集性疫情,我们再次回到“双暂停”的防疫模式。然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以信仰的眼光加以审视,以祈祷的方式接受和应对危机,避免坠入悲观失望的陷阱。

        天主的计划总是伟大而奇妙的,我们往往很难参悟洞察。教会的灵修传统一直强调,越是遭遇危机时刻,越要仰赖天主,越要相信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天主的允许和旨意在其中。正如“圣若瑟所走过的灵修之路一样,在人生中,对于更多的事情来说,我们不是要解释,而是要接受。只有甘愿接受,才能给予天主和我们讲话的机会,我们才可能开始洞见到一个更大的奥迹,理解到一个更深厚的含义”(参阅《父亲的心肠》第四章)。

        未来的不确定性从来不在人的掌控之中,而天主始终领航着历史的方向。在信仰的光照下,历史是有方向的,即使人类身处最黑暗的日子,天主还是主导着历史,直至祂计划的实现。基督徒虽如同其他人一样,生活在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却始终坚信天主是我们的父亲,祂爱我们,即使祂的沉默对我们来说仍无法理解。事实上,尽管基督徒对周围世界充满迷惑与不解,仍然相信“天主的善良和祂对人的慈爱”(铎3:4)(参《天主是爱》38号)。

        在谈及痛苦与磨难时,我们除了从约伯那里获得力量与方法外,还可以借助默想教会传统的《圣若瑟七苦七乐》经文,感受他生命中的艰辛与苦痛、喜乐与欣慰。在信仰旅途中,若瑟如同玛利亚一样,保留着对天主召叫的忠信直到生命的末刻。满被圣宠的玛利亚,因着在领报时的“尔旨承行”的誓言,确立了自我的人生路,决定了自己的命运。若瑟在自己“领报”的时刻,他没有说话,只是“遵照上主的天使所嘱咐他的去做了”(玛1:24)。这“照上主的天使所嘱咐的去做了”就是“若瑟的做法”(参《救主的监护人》第17号)。因着他的“若瑟的做法”,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且全面的“义人”形象:温良、慈爱、顺服、包容、勤劳、勇敢而有创意的一位父亲(参《父亲的心肠》)。

        承行天主的旨意需要付出代价,想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基督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耶稣自己也走过了苦路,祂对当时的门徒也对现在的我们说:“谁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不配是我的门徒”(玛10:38);“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籽粒来”(若12:24);因为“没有徒弟胜过师傅”(玛10:24)。

        亲爱的兄弟姊妹们,教宗方济各在《父亲的心肠》牧函中邀请我们向圣若瑟祈求恩典中的恩典——悔改。愿我们在圣若瑟年和圣父年的引领下,通过对“经由旷野到达福地”、“经由家庭践行爱德”以及“经由痛苦经验恩宠”三个主题的反思,善度今年的四旬期,结出相称的果实。


主佑平安!

+李山主教
天主教北京教区
2021年2月15日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天主教”、“本站讯”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本教区所有。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教区或本网站)”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教区、堂区或个人投稿,版权虽属本网,但文责由投稿者自负。

本月纪念日 祝圣 去世

热门文章

教堂信息

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