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生之可贵

2014-03-14   北京教区   阅读量:2998

 

 

    教会传统的十一月,是以与诸圣共融开始,纪念亡者及准备净化一己心灵进入将临期。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去年的诸圣节,提醒信众「诸圣相通」是「美丽而又给人带来慰藉」的祈祷,在其中「我们永远不是孤独的」。

今年诸圣节前夕,两宗令人振奋的事件,显出各方对生命的执意及承担,人不再孤单软弱。

十月中,在智利被困地下矿坑近七十天的三十三名矿工逐一升井,在地面与家人拥抱,喜极而泣,又高声欢呼智利及感谢天主。这让全球观众都为他们重见天日而喝采。他们凭藉什么度过这些日子?

人在危难之时,总怕被丢下。矿工领袖在井下七百米深处,与地面拯救人员有过这段严肃对话:「不要丢下我们不管……我希望智利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力量,把我们从这地狱般的矿井中救出去。」当时在现场的总统立刻答道:「你们不会被丢下的。你们从不孤单,政府一直和你们在一起,整个国家都和你们在一起。」总统又愿意「承担营救矿工的全部责任……我们许下诺言,要像对待自己儿子那样照顾这些矿工」。

这份承担,使各方怀有希望。矿工在这两个多月的黑暗日子里,他们靠着祈祷及家人,坚持生存的意志,「为了家人,要生存下去」。

教宗本笃两度为矿工祈祷,藉此事指出保护环境就有和平;人有义务交给新一代一个可以合乎尊严的生活的地球。这次矿难促使智利政府下令关闭一批不安全矿井,并改善劳工待遇,以创造尊重劳动者生命、健康和尊严的工作环境。

近日能使港人会心微笑的,莫过于马尼拉事件受创的Jason终于叫了一声「妈咪」!梁太的释然,也是众人的释然。梁太的祈祷、Jason的坚持、医护人员和市民的支持慰问,俨如家人喜见新生婴儿,都在欣赏生命的美善。

今天,不时听闻家庭离异、青少年动辄寻死或者伤害自己,也许这两宗事件叫人反思生命的真正意义。一个人终其一生,家庭是生命的摇篮,不受周遭虚度事物的侵害,在建立生命文化上,家庭具有无可取代的角色。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强调生命文化的可贵,尊重生命,有所承担。

「承担」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勇气,需要转化和放下。这是对生命和环境的尊重。

 

                                         来源:香港《公教报》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天主教”、“本站讯”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本教区所有。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教区或本网站)”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教区、堂区或个人投稿,版权虽属本网,但文责由投稿者自负。

本月纪念日 祝圣 去世

热门文章

教堂信息

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