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日弥撒: 07:00、08:00、18:00
- 平日弥撒: 周一至周六07:00
- 联系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甲13号
天主教北京教区东交民巷天主堂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法国军队占领肃亲王府。一个月后,即1860年11月,中、法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允许法国在北京设使馆。经双方协商后,清廷将现今位于东交民巷15号的宗室景崇府(纯公府)长期租予法国建造使馆。当法国外交大臣亚丰索.博布隆(Alphonse de Bourboulon)于1861年3月25日正式迁居北京城时,他在这个距离紫禁城正门往南约一英里处的府邸住了下来。
在晚清时期,该地区对外国势力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靠近皇帝居住,带来了他们所要求的民族尊重和清朝宫廷承认的所谓“平等关系”。大英帝国很快在这一观点上与法国求得共识,其他国家的代表后来也纷纷前来。在接下来的40年里,随着派驻北京的外交官数量的增加,使馆区面积不断扩大。他们建造了西式洋房、办公室、银行、邮局、旅馆和餐馆,并在这个满族和汉族聚居的混合地区购置了大量额外的房产。
有一段时间,北京城内只有南堂(宣武门天主堂)对教友开放。但即使修建、复建了另外三处教堂(西什库天主堂、八面槽天主堂、西直门天主堂),居住在使馆区的法国天主教徒发现,他们前往其中任何一个教堂望弥撒仍很不方便。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法国遣使会(Congregatio Missionis)首先在法国公使馆内建立了一个小教堂,供使馆区内的法国人使用。1880年代初,望弥撒的人数已经超过了这个小教堂的容纳空间。北京教区总主教樊国梁(Bishop A. Favier)在法国司铎的财政援助下,为中国和西方人分别建造了教堂,并为天主教司铎建造了住房:总费用约为7100美元。
1900年,义和团拳匪在北京城内烧杀抢掠,基督徒和西方人成为他们的首要攻击目标。在目睹义和团对西什库教堂与使馆区的重大袭击后,法国政府采取了措施,以确保他们未来在北京的地位。其中之一就是增加派驻首都的外交人员和士兵的数量,这些人员将陆续从法国本土迁移到交民巷。因此,法国公使馆围墙内的小教堂对所有人来说变得过于拥挤,而且它的位置涉及严重的安全隐患。樊国梁主教认为是时候建造另一座神圣建筑了。
1901年,樊主教以2630美元的价格与法国外交大臣签署了一份为期99年的租赁协议。法国公使在协议中明确肯定,使馆的这部分地皮(东交民巷及台基厂大街路口)将由“法国拉匝禄修会/遣使会(Lazaristes francais)全权控制。协议签署后,樊国梁主教开始亲自设计东交民巷圣弥额尔天主堂。由于忙于许多教务,主教让遣使会高嘉理神父、斩利国神父负责该项目的日常管理。建造教堂的工人全部雇佣了中国天主教徒,因为法国人认为天主教徒才是最值得信赖的工人。这个项目持续了三年多,并于1904年竣工、开堂。
中国工人们用清水灰砖建造了这座教堂;起初,教堂长约九十八英尺,宽约三十三英尺,因此它的占地面积比当时北京城的其他教堂都要小得多。樊国梁主教下令应按照中国传统的建筑方向性布局,祭台应置于北面,入口在南面。第一个版本的设计尺寸被证明是不够的,随后它被扩大到现在的尺寸——约165英尺长,48英尺宽。它的座席容量增加到大约一千人。教区居民认为它是一座“小巧精致”的哥特式教堂,融合了北京其他教堂建筑的精华。教堂的主保圣人是圣弥额尔,这也是樊国梁主教的本名主保;
以东交民巷天主堂的老照片为参照,目前现存的教堂建筑除圣人像外,仍与百年前的样貌完全相同;教堂的正面有三尊雕像,突出在显眼的位置,其中以圣弥额尔总领大天神像的位置最为突出。另外两尊圣人像处于较低的位置,用以衬托教堂的主保;教堂的正立面共分为三层:较低的第一层构成教堂的主入口,墙壁两侧以法国哥特式壁龛的形式供奉圣人像左右各一尊。教堂的正门,采用了法国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典型双门结构,分割两扇门的石柱称为“中心柱”(Trumeau)。在古希腊、罗马和基督信仰建筑中,通常按照习惯在教堂的正门上方放置门楣山墙(Tympanum),华丽的浮雕艺术在此处展示出来。在古典建筑和文艺复兴以后的古典主义风格中,门楣山墙通常是三角形的;在罗马式建筑中,门楣山墙呈半圆形或圆形,而在哥特式建筑中,门楣山墙呈拱形,一直延伸到建筑上方。“中心柱”(Trumeau)正可用于支撑大幅的山墙浮雕,起承重之作用。为了使中心柱与门楣山墙的华丽浮雕相搭配,使美观效果突出整体感,中心柱通常也被雕刻上圣人像或圣经故事;尽管东交民巷天主堂没有使用门楣山墙的艺术,但中心柱的样式却被继承下来,在中心柱柱头上放置的天神像,似乎暗示了中心柱在宗教敬礼中的使用;教堂正立面的第二层由三组高大尖拱窗组成,并且构成了教堂唱经楼的外墙。正立面第三层由一对八角形的钟楼尖塔构成,强调了建筑的垂直感以增强哥特建筑的视觉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上的简介“东交民巷天主堂以其正门上方精美的天使造像而闻名”一句,在今天看来似乎并不属实,也常使教友感到疑惑。这是因为这段文字中所指的圣弥额尔像,并非今天所看到的这款。原版的弥额尔像为白色圣像,主题为弥额尔打败魔鬼,描述的是《圣经》默12:7-8的经文,由遣使会出资从法国本土海运而来,其制作工艺小巧玲珑,细节刻画极其细致,是弥额尔堂正立面的“点睛之笔”;教堂正面的其余两尊原版圣人像也并非今日所见的宗徒像。教堂西墙壁龛内曾经供奉圣帕特里克主教(St. Patrick),东墙壁龛的老照片缺失。但按照教堂主保与西墙圣人像的选择加以推测,教堂东墙壁龛中疑似供奉的是圣本笃(St. Benedict),这三位主保共同构成了“驱魔三圣”,与教堂的主题完美契合。
此外,有几个误解需要澄清:
1、东交民巷天主堂并非北京城内最后一座被建造的教堂。永生巷的南岗子天主堂于1910年建成,晚于东交民巷堂6年;
2、“天使造像和精美的玻璃花窗是东交民巷建筑中最引人瞩目的两大亮点”均是指民国时期或“解放”初期,尤其自文革后,教堂内的器物全部被损毁。现今的彩窗玻璃、圣人像等,均为上世纪80年代新造,彩窗玻璃与北堂80年代的玻璃为相同工艺;
3、“落实宗教政策”后,仅归还东交民巷地产的三分之二,教堂后侧的附属建筑(紧邻法国兵营)均未归还;
4、1900年义和团喊的口号“吃面不放酱,炮打交民巷”,并非炮打东交民巷天主堂。天主堂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建造的。天主堂与义和团并无直接关系;
主任司铎 |高 阳神父
副主任司铎|孙宇辉神父